症状查询

大便失禁

症状概述:
大便失禁是指排便不能随意自控,滑脱不禁,甚至大便滑出不知者称为大便失禁。
大便失禁,古代医籍中尚无专文论述,或称“滑泄”,或称“遗矢”,都是指大便失禁而言。常因督脉损伤,年老体衰,久病正虚,久泄不愈,脾虚气陷,肠道湿热瘀阻等,引起脾肾虚损,肛门失约所致。临床有虚实之不同,但主要有脾肾阳虚、寒邪伤中、气虚下陷、热毒炽盛四种证型。
本症与泄泻有所不同,泄泻常先有腹痛肠鸣,再排出粪便,在排便时尚能控制。若便次繁多,但自己尚能约束,或肛部手术后而大便失禁者,均不属本症讨沦范围。本症主要由脾、肾、大小肠等发生病变所致。临床上以虚证和寒证为多见,实证和热证较少见。
本症涉及现代医学的脊柱外伤、久泻、休息痢、脱肛、肛门及肠道癌瘤、高年体衰及久病虚损等病中。


症状表现:
(1)热毒炽盛:多见于疫毒痢患者,起病急骤,下痢脓血或有粘冻,大便自遗,高热烦躁,口渴,甚则神昏抽搐,舌红苔黄,脉洪数或滑数。
(2)寒邪伤中:排出粪便稀薄如水,病程短,兼有饮食不思,或腹胀肠鸣,或恶寒骨楚。舌苔白,脉沉或浮紧。
(3)气虚下陷:大便时时流出而不知,排出粪便稀烂无恶臭气味,甚至脱肛不收,形体消瘦,神疲乏力,食欲呆滞,纳后脘闷,心悸气短,少气懒言,语声低微,面色咣白,舌质淡胖,边有齿痕,脉弱无力。
(4)脾肾阳虚:泄痢日久,大便失禁,便次频繁,肛门失约,时时流出黏液便,排出粪便溏薄,无恶臭气味,形寒怯冷,面色恍白或黧黑,四肢不温,食少腹胀,腰痠耳鸣,两足浮肿,小便清长或遗尿,舌淡胖.苔白或滑,脉沉细无力。


艾灸取穴:
第1天 中脘单穴,足三里双穴,神阙单穴;
第2天 命门单穴,关元单穴,神阙单穴;
第3天 肾俞双穴,气海单穴,大肠俞双穴;
第4天 曲池双穴,合谷双穴,神阙单穴;
第5天 百会单穴,长强单穴,神阙单穴。


温馨提示:
艾灸治疗本病效果良好。本病的预防应注愈饮食调节,忌食辛辣、生冷之品,注意调畅情志。

上一个症状:大便下血

下一个症状:大便艰难

版权所有 © 2017 - 2025 深圳市华源茂业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4091801号

服务热线:18923725282 Email:454884888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