症状概述:
皮肤粟疹,是指高出皮肤表面,心实饱满,形如粟米的小疹。粟疹可单发散在,亦有集簇成群,皆抚之碍手。本症是皮肤科常见症之一。
症状表现:
(l)毒热浸淫:粟疹如针头或如粟米大小,中心有一根毛发贯穿,色红有小脓头,伴有发热,口渴,大便干,小便短黄,舌红,苔薄黄,脉滑数。
(2)痰热蕴阻:粟疹呈圆形,如粟粒大小,质地坚实,表面光滑,色潮红,日久为红褐色,伴有轻微灼热感,潮热,盗汗,腰痠背痛,少眠,舌红少津,苔黄或腻,脉细数。
(3)风湿郁聚:粟疹紫红色,好发于躯干、四肢、口唇扁平或多角形,表面有光泽,以后逐渐融合成片,呈苔藓状,瘙痒明显,舌红,苔薄黄或微腻,脉弦滑。
(4)湿热壅阻:粟疹色正常或浅红,往往与水疱、红斑,集簇成群,瘙痒,身热,口渴或渴不欲饮,小便短黄,舌红,苔黄腻,脉弦滑数。
(5)血热郁肤:粟疹色鲜红,如针头或粟米大小,常对称发生于口腔黏膜及手足掌跖,可伴有发热,口渴,头痛,舌红,苔薄少,脉滑数。
(6)肺胃郁热:常见于男女青春期。好发于颜面,亦可见于胸背部。如粟米或绿豆大小,有黑头,可挤压出乳白色粉刺,伴身热不适,口干渴饮,大便干,舌红,苔薄黄,脉滑数。
艾灸取穴:
第1天肺俞双穴,曲池双穴,神阙单穴
第2天膈俞双穴,大陵双穴, 神阙单穴
第3天脾俞双穴,三阴交双穴,神阙单穴
第4天肝俞双穴,太冲双穴, 神阙单穴
第5天肾俞双穴,复溜双穴, 神阙单穴
艾灸体会:
艾灸对于本症具有一定疗效,可以采用梅花针局部叩打。治疗期间患者要注意保持皮肤干燥、清洁,及时擦干汗及更换衣服。注意避免搔抓,若配合中药治疗效果更加。
版权所有 © 2017 - 2025 深圳市华源茂业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4091801号
服务热线:18923725282 Email:454884888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