症状概述:
每逢经行前后,或正值经期,头面四肢浮肿者,称经行浮肿、“经来浮肿”。
经行浮肿,古代文献少有专论。惟《叶氏女科证治》曾提示:“经来遍身浮肿.此乃脾土不能克化水变为肿。”并用木香调胃汤治疗。
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“经前期紧张综合征”范畴。
症状表现:
(1)脾肾阳虚:经行面浮肢肿,按之凹陷不起,晨起头面肿甚,月经量多,色淡质稀。腹胀纳减,腰膝痠软,大便溏薄,舌淡,苔白腻,脉沉缓,或濡细。
(2)气滞血瘀:经行肢体肿胀,按之随手而起,月经量少,色黯有块,脘闷胁胀,烦躁易怒或善叹息,舌紫黯,苔薄白,脉弦涩。
艾灸取穴:
第1天 关元单穴, 曲骨单穴, 三阴交双穴,神阙单穴
第2天 水分单穴, 水道双穴, 神阙单穴
第3天 偏历双穴, 复溜双穴, 神阙单穴
第4天 小肠俞双穴,阳陵泉双穴,神阙单穴
第5天 大肠俞双穴,腹结双穴, 神阙单穴
温馨提示:
经行浮肿的发生主要与脾、肾、肝三脏关系密切,根据浮肿按之凹陷不起或按之随手而起,以及伴随的临症表现辨其虚实,临床往往以虚证多见,治疗多以温补脾肾而取效,实证治宜行气活血,佐以化湿消肿。
版权所有 © 2017 - 2025 深圳市华源茂业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4091801号
服务热线:18923725282 Email:454884888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