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过后养生正当时

发布时间:2018-04-10 18:04:00新闻来源:e颗艾阅读次数:11576
古人说,清明,乃天清地明之意。此时气候温暖、桃花初绽、杨柳泛青,正是祭祖扫墓和踏青赏花的日子。

除此之外,清明还是一个重要的养生节气。由于此时早晚温差较大,忽冷忽热,降雨量也较多,空气湿度大,人体容易感染湿邪,
体内的湿气也不易排出去,易罹患湿病,引起脘腹呆闷,肢体困重,饮食乏味等之症。

按照中医“四季侧重”的养生原则,“春与肝相应”,意思是说春季的气候特点与人体肝脏有密切关系。肝属木喜升发调达,春天万物生长,正是养肝护肝的好时节。
故清明时节养生应以养肝为先。

养肝的方法很多,单就饮食方面而言,要以省酸增甘为原则。
中医将食物分为酸、苦、甘、辛、咸五味,五味入五脏,酸入肝、甘入脾。

酸味的食物能提高食欲,酸味入肝,具有收敛之效,可以助长肝气。


从现代营养学角度来考虑,吃一点富含有机酯的酯类食品,用一些醋、柠檬汁和番茄酱来调昧,可以使人开胃,帮助多种矿物质的吸收,又能更好地保存维生素C,
在新鲜水果蔬菜较少的春天,对于改善营养的确是颇有好处的。


但要适可而止,要“省”酸,食酸过多则可能影响阳气的升发,使肝气过旺,甚至侮脾,所以要适当减少酸性食物,“省”酸但不是不食。
另一方面春节前后不少人大吃大喝,脾胃超“负荷运转”,到春季气温回升,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增加,易出现“湿邪困脾”之象。

因此,饮食应尽量清淡可口,多吃些味甘平的食物以健脾祛湿,这样可以有效的排出体内的湿气,所以说要“增甘”以利健脾祛湿。


而从五行跟五脏的关系来看,脾属“土”,肝属“木”,脾健则“土固”,土固可以御“木侮”,因此,以甘养脾间接也能起到护肝、益肝之效。即增甘以健脾,少酸以护肝。


具体来讲清明时节可多吃些绿色的食物。
因为青色入肝经,可以起到养肝护肝的作用,如:葱、蒜、韭菜、莴笋、花菜、油菜、鲫鱼、鲈鱼、虾、田螺等。
同时多食些柔肝的食品,如荠菜,益肝和中;菠菜,利五脏、通血脉;山药、扁豆健脾补肺;马蹄、菠菜、芹菜益阴,可滋水涵木。

也可多吃些野菜,因野菜长在郊外,污染少,且吃法简单,可凉拌、清炒、煮汤、作馅、营养丰富,保健功能显著,如荠菜、马齿苋、车前草、蕨菜、竹笋、香椿芽等。

版权所有 © 2017 - 2025 深圳市华源茂业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4091801号

服务热线:18923725282 Email:454884888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