症状查询

肛漏

症状概述:
肛漏又称肛瘘或痔瘘。是指肛门直肠周围痈肿成脓破溃后,创口久不愈合或愈而复发,形成瘘管,脓血污物不时由瘘口流出,淋漓不断的症状。多是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后遗症,一般由原发性内口、瘘管和继发性外口三部分组成。主要以局部流脓、疼痛和瘙痒症状为主。
凡诸疮破溃孔窍不合,内生管道,脓水不断者,皆可称之为漏。漏可发生在人体许多部位,位于肛门直肠部者,称为肛漏。本条讨论的是生于肛门直肠周围的漏症,其他部位的漏症非本条讨论范围。但对于肛漏穿阴而形成的肛门阴道漏或肛门尿道漏,因与肛漏关系密切,亦列入本症一并讨论。
本症见于现代医学的肛瘘。


症状表现:
(l)实热:肛周漏口经常流脓渗液,红肿热痛明显,脓汁稠厚,色黄鲜明,易散易消,发作期常伴恶寒发热,口渴舌燥,大便秘结,小便短赤,舌红苔黄,脉洪数。
(2)虚热;红肿热痛不甚明显,脓汁清稀,色如粉浆,腥臭晦黯,淋漓不断,疮口凹陷,常见败絮状物质污染皮肤,伴有潮热颧赤,五心烦热,大便秘结,倦怠食少,盗汗或劳咳咯血,舌红少苔,脉象细数。
(3)虚寒:漏下日久不断,疮口平塌不起,周围皮肤发青,脓水清稀淋漓,不红不热,四周坚硬如石或柔软如绵,肛门隐隐作痛,全身疲乏无力,少气懒言,面色咣白,形寒肢冷,舌淡脉虚。


艾灸取穴:
第1天 白环俞双穴,长强单穴,神阙单穴;
第2天 阴陵泉双穴,三阴交双穴,神阙单穴;
第3天 大椎单穴,曲池双穴,支沟双穴;
第4天 太溪双穴,照海双穴,神阙单穴;
第5天 脾俞双穴,足三里双穴,神阙单穴。


温馨提示:
艾灸对本症初期具有较好疗效,有控制、缓解局部症状的作用。同时,患者应注意饮食起居,避免腹泻和便秘,保持局部清洁,适当休息,防止肛门摩擦或挤压。由于本症易于复发,很难根治,所以必要时应配合中药或手术切除。

上一个症状:肛门瘙痒

下一个症状:肛裂

版权所有 © 2017 - 2025 深圳市华源茂业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4091801号

服务热线:18923725282 Email:454884888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