症状查询

癥瘕

症状概述:
癥瘕是指腹内有结块,并伴有满、胀或痛的一种病证。
癥有形可征,坚硬不移,痛有定处;瘕聚散无常,推之可移,痛无定处。大抵瘕属气病,多由情志不舒,气机不畅,血行受阻,滞于小腹而成;癥属血病,多因经期、产后胞脉空虚,风寒侵入,凝滞气血,或房室不节,余血未净,精血相搏,或七情内伤,脏腑失调,气血不和,以致瘀血停滞,积而成症。
癥瘕由于其生长部位不同,名称亦有所不同,古人对肿块生于胞宫者称为“石瘕”,生于胞脉者称为“肠覃”。前者多发生于30岁以上的妇女,后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,但以20-50岁者较多。
现代医学的子宫肌瘤属本病之范畴。


症状表现:
(1)血瘀癥瘕(石瘕):胞宫逐渐增大,发硬,一般无触痛。经血量多,有血块,经期延长或淋漓不断(如肿块生在胞宫外面,多无明显症状),周期不准。白带增多,有时为血性或脓样,有臭味。患者不易受孕,即或受孕亦易流产。舌质正常或黯红,脉弦细。
(2)痰湿癥瘕(肠草):腹部肿块,多以下腹部一侧向上增大,呈球形,可移动,无触痛。肿块大小不一,最大者个别可达足月孕大小:小者仅在妇科检查时才能发现。月经大多正常。脉象及舌质变化不明显。


艾灸取穴:
第1天 中脘单穴,足三里双穴,神阙单穴;
第2天 下脘单穴,天枢双穴,气海 单穴,神阙单穴;
第3天 关元单穴,曲骨单穴,三阴交双穴,神阙单穴;
第4天 期门双穴,太冲双穴,神阙单穴;
第5天 肾俞双穴,照海双穴,神阙单穴;
第6天 膈俞双穴,通里双穴,神阙单穴;
第7天 肝俞双穴,章门双穴,神阙单穴;
第8天 命门单穴,巨阙单穴,曲泉双穴,神阙单穴;
第9天 志室双穴,归来双穴,神阙单穴。


温馨提示:
艾灸治癥瘕时应与调经同时并进,月经正常,可以减少癥瘕的发生。

上一个症状:便秘

下一个症状:脏躁

版权所有 © 2017 - 2025 深圳市华源茂业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4091801号

服务热线:18923725282 Email:454884888@qq.com